舟山拥有优越的港口岸线资源,赋能我市海洋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海域安全管理也面临日益严峻的新挑战。
立足海岛特色,市公安局围绕“公安大脑+智治护航”总体布局,多渠道整合数字资源,研发建成集各类涉海要素的“智治海安”多跨场景应用,全面提升海上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为舟山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打下扎实的平安基石。
在“智治海安”系统平台上,船舶档案、边检数据、动态申报数据变量、船舶和油船态势等全市海域内各类涉海数字信息,一图尽览。
“该应用系统接入全国AIS、渔船北斗、高清视频等前端感知设备,并打通海域内国家电网、省边检站等11家政企单位的雷达组网渠道,实现全市雷达数据融合应用,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海域雷达‘一张网’。”市公安局海防缉私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系统还获取全国70余万艘商货船、舟山籍8000余艘渔船全息档案信息,贯通全市反走私信息化平台涉嫌走私的人、车、船、案等信息,以及桥梁、码头、油库、修造船企等重点目标数据。
这些数据在海岛公安警务实战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5月9日晚,平台预警发现一疑似AIS关闭的船舶靠泊定海岸线,联动光电巡查发现岸线周边出现多辆可疑货车。公安部门研判认为存在走私嫌疑,随后立即开展抓捕行动,现场查获松子等货物300余吨,涉案价值近2000万元。
点击舟山数字海洋智治海安应用系统,海上反走私场景、基础设施防护场景、海上安全服务场景、非法捕捞监测场景、海上执法协同场景等5大场景随意切换。市公安局海防缉私支队相关负责人边操作边介绍,各派出所可以通过远程巡查,监测掌控沿海辖区内船舶实时分布情况,实行100%屏上查验核对。
3月1日晚,“智治海安”多跨场景应用警报突然响起,对定海某海域一船舶发出涉嫌走私高危预警。值班民警迅速研判,在确认预警信息可靠之后,立即向相关协作单位发出联动打击情报单,执法船艇火速出警,在岙山海域成功查获嫌疑船舶。
“智治海安”涉海应用的精准预警研判,提升了海域数字治理能力。
自去年3月启动运营以来,“智治海安”应用平台累计推送各类预警信息512条,联动水利、港航、大桥建设管理、电力、海事等部门处置涉海隐患236起,助力破获海上走私冻品、毒品、非法捕捞水产品等案件3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3名。
高效联动,协同治海。市公安局还制定了《全市海上数据治理协同处置机制》《多跨协同工作流程和协同处置工作流程》等制度,设置预警准确率、受理执行率、处置反馈率3大指标,理顺了海域安全治理多项堵点难点痛点,实现全周期监管闭环。
去年,“智治海安”应用系统被省委办公厅评为“省基层智治系统第一批典型应用案例”。今年3月28日,市公安局在中国海警局会同公安部、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等五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海上执法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有30多批次相关单位来舟山考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