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最近更新:

平安舟山网 > 要闻 > 正文
​马柏伟来舟调研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

  1月6日,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马柏伟一行来舟调研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情况。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徐张艳,普陀区委书记张立军等陪同调研。

  在普陀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

  马柏伟听取工作人员关于中心组织架构、管理机制、运行模式、平台建设等基本情况的介绍,了解中心功能区块的总体布局。



  在公共法律服务大厅、诉讼服务大厅、信息指挥中心和部分品牌调解室

  马柏伟详细了解入驻部门、信息系统、调解员队伍等情况。

  随后,又在中心会议室与市、区两级相关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马柏伟充分肯定了我市县级矛调中心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他指出,要以“普陀模式”为样板,切实在提高中心建设质效上比学赶超,努力争当县级矛调中心建设模范生、省域社会治理排头兵。

  要充分保障人民调解员增技渠道,把学习培训作为人民调解员增长才干、提升参与社会治理能力的新起点,进一步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要充分结合智慧村社建设要求,把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工作融入其中,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普惠共享的优质法律服务。

  要擦亮“普陀模式”品牌,把区级中心建设模式向镇街、村社延伸,推进三级中心全覆盖,推动矛盾纠纷从“最多跑一地”向“就近最多跑一地”迭代升级。


  近年来,我市以普陀区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社会治理领域延伸,建立集矛盾化解、信息指挥、诉讼服务于一体的县级矛调中心,推动群众诉求解决“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形成了“党委领导、多方参与、信息支撑、调解优先、司法终结”的社会治理“普陀模式”,多次受到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

  2020年,普陀区矛调中心累计受理各类群众诉求7万余件,通过调解化解较大以上矛盾纠纷2072件,群众满意率达98.8%,其中重大疑难案件调处成功率和协议履行率均为100%。

  目前,我市四个县(区)均已建成实体矛调中心。根据《浙江省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引(试行)》,结合我市各地现有基础和工作需求,定海区、普陀区从二类中心提档升级为一类中心,岱山县从三类中心提档升级为二类中心,嵊泗县保持三类中心不变。此外,鱼山绿色石化基地矛调中心成为全省首个重点项目矛调中心,普朱管委会、新城管委会矛调中心也正在抓紧筹建。


高层之声

严打“三强三霸”专项行动